
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
2022-08-11 15:57
李肇星出席并致辞
齐延杰 程路平
2014年10月8日下午4点,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南京利源集团、南京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开幕式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朱文辉、卢琛、林玮婕联袂主持。中央委员、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军,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发来贺电。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利源集团创始人、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执行主席严陆根,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南京国际美术展主席杨晓阳等政界领导、嘉宾、艺术家、媒体计数百人出席开幕式。随着仪式的推进,万众瞩目的各奖项浮出水面,共评出金奖8名、银奖25名、铜奖99名。
海选方式的大胆尝试
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采取艺术单年展的展览形制,面向全球公开海选艺术家。半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万余件作品,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的学术评审,最终入围作品一千余件。如此大规模的全球海选,在中国实属罕见。这样的形制,一方面打破了以往资源不对等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掘有潜力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完善整个艺术生态链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将中西方的艺术并置于同一展示平台,便于研究当下世界艺术创作的整体面貌以及走向。在同一个平台比较,展示独特的中国艺术现象与脉络,以及与西方艺术的差异性和共性。
艺术选秀的形式,虽可能会破坏艺术的学术性与严谨性,但它能够使艺术大众化,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热点与认知,用严格、公平、公开的学术评审态度做到尽可能广泛的艺术普及。
展览主题与展出效果的契合
总策展人顾丞锋将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的主题定位“多彩世界、纷呈当下”。客观来说,着科技化的普及,不同文明之间的艺术交流更加便捷,不同艺术生态、不同的种族文明共同构建了多彩的世界,尽管全球统一化的取向愈加明显,如何在趋同的倾向中展示不同的艺术样式,汲取相互的养分,正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家的共识。因此,“全球作品征集展”、“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共同构成了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
大型展览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由于作品数量多,容易导致观众视觉和审美疲劳。为此,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为此做了相关工作,把整个展厅按照艺术种类的划分,分为特邀展区、获奖展区、当代艺术展区、国画展区、新媒体展区。细致的展区分类让观殿能尽情领略每幅作品的特色。
学术构建与市场推进并行不悖
每一个高品质的大展都离不开学术讨论与艺术市场的双重推进。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配套全球艺术高峰论坛,分为三个单元: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学术论坛、艺术市场与投资论坛、回顾与展望:近现代中西美术的评述与思考学术论坛。就本届美展以及当下艺术市场的具体问题追问,探讨出具有方向性的学术共识,无疑会对中国整体艺术生态的重构、艺术市场的洗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都做出积极有效的探索与思考。
除了学术支撑, 本次美展的主办单位、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也愿意与艺术家进行深度合作,每个入选艺术家都可以自愿与南京国际美术展进行签约代理。布罗德文还打造了“中艺易购500”艺术品电商平台,制定了六种严谨的保真交易模式:平价交易、竞价交易、在线拍卖、线下拍卖、私人洽购、私人订制。相信这种新颖而便捷的尝试可以保证整个交易系统健康有序地推进。
民营资本进驻艺术产业的“春天”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占得份额越来越大,房地产市场的萎靡不振,加之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似乎民营资本大规模进驻艺术产业的“春天”已然到来。
民营资本转型试水艺术产业并非没有先例,今典集团投资的今日美术馆即是一例,SOHO中国即将在望京SOHO筹建美术馆。种种经验表明,民营资本进驻艺术产业,会对现有的格局造成深远的影响,无疑之中也会对政府建立“保税区”、调整税收政策有影响。
由南京民营资本支撑的南京国际美术展,6年滚动投入30亿资金,建立围绕以艺术为核心的诸多产业链:艺术园区的开发、艺术家工作室的开放、重构艺术交易体系的决心,与国际接轨,起到的示范作用会吸引与刺激更多的民营资本做出转型。不仅调整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向,更为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争得了一席之地。
相关新闻